做企业需要脚踏实地,建议大家偶尔抽空看一看中央政策,中央政策的水平是极高的,背后都是中国的智囊和智库做的系统性研究和分析。一旦把中央政策层面的关键政策点抓住了,就是站在山顶上看路,可以看得更远,也能够缓解你的焦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抓到的几点。
,他总书记在2018年11月G20峰会上讲了这么一句话,叫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看似普通的一句话,你仔细品,世界经济都是往数字化的方向走,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都是在这个红利驱使下进行的,什么是风口?大的风口就是这句话。我们现在看到各种活跃的产业、各种活跃的概念,所有风口都是来自于对这句话的判断。
第二,今年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我从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里挑出几个词,叫做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你连起来看一下,你把这几个词一连起来得到的结论是什么?这意味着接下来在政策层面以及产业走势层面,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把中国的实体经济尤其在制造业方面给改造一把。
互联网在中国得到大面积的应用,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走到工厂中,大部分制造企业对互联网的应用还停留在互联网办公上,或者偶尔进行互联网营销,但整个生产研发过程在互联网上的几乎没有。我问过在研究制造业和工业领域互联网应用的专家朋友,他们表示真正的制造业和工业领域中,基于互联网的研发和生产过程可能也就5%左右。你想一想,在这个中间有多么巨大的潜能要释放出来。
第三,2020年的40号文件,这是国办的,叫做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大力发展数字贸易。贸易数字化这个词以前听的比较少,大家习惯性都说数字贸易。数字贸易在国际上是有准确定义的,更多指的是数字内容及软件服务等相关领域叫做数字贸易。而真正货物贸易的数字化是和实体商品相关的,指的是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串起来是贸易的数字化,这个概念从中央层面次清晰地理清楚了,和实体商品相关的叫贸易数字化,和数字内容相关的叫数字贸易。
原来重点提的跨境电商,现在除了跨境电商之外还要提贸易数字化,和第二条是完全一样的,跨境电商更多在渠道和营销以及销售领域发挥巨大作用,在接下来跨境电商一定会往后端走。就像我昨天说的,制造业才是电商的产业纵深,如果电商没有产业纵深,竞争将会非常激烈,它的价值也是偏薄的,所以只有有了制造业产业纵深后才能够把跨境电商做厚,做的有厚度。做的有厚度,才有更多的利润、有更大的价值。
第四,今年RCEP,PCEP中,其中有这么两句,一是认可电商消费者权益保护主管部门之间合作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极有可能卖到海外的东西被海外消费者投诉后,两国的消费者的保护部门会协同执法,未来是存在这种可能性的,所以未来在产品销售方面,要紧跟消费者权益保护这根线。以前跨境电商是平台及支付公司进行售后,未来如果不规范经营,极有可能海外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政府和行业组织会协同中国的共同监管规范跨境卖家。二是任意组织不得阻碍用于商业的信息跨境传输,这是一个好消息。从大趋势来讲,电子商务是做商业相关的信息,RCEP这几个伙伴国家都是互相认可的。
市场层面,三个关键的问题:
,制造企业怎么出海?讲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同事走访了很多制造业的产业带,走访过程中做调查问卷的访谈,问制造商在做跨境电商的方面,你存在大的问题是什么?有一个选项特别高:缺人。选“做跨境电商缺的是人”选项的制造商占比高达75%,“存在产品问题”、“存在其他问题”等这些选项占比都是在50%以下。
我看完这个调查结果认为:如果老板说缺人那就是什么都缺,意味着在跨境电商这个事儿,老板还没有想明白。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当前我国跨境电商已有很大规模,参与人数众多,但是本质上还有制造企业这个巨大的潜力没有调动起来。
包括品牌企业在内,产品出海在阶段是比较容易的,目前跨境电商的出海方式主要还是卖家出海的方式。类似2010年之前,内贸网络零售淘宝生态一样,各种大卖家活跃,在上面也出现一些淘品牌,后来快进入到由天猫和京东主导的第二个阶段。所以中国智造或者有智造能力的品牌出海仅仅是开始。我们当前正处在卖家出海到品牌出海,再到智造出海的转型期。我们有两个行业数据:一是中国在平台上的跨境卖家是店铺数量100万左右;二是独立站的数量有二三十万,而平台卖家100万左右。我印象当中淘宝热闹的时候卖家数量有800万,并且活跃卖家数量没有那么多。